
打造國家級國際化品牌展會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更名后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級的國際化的在國內非常有品牌影響力的博覽會。
袁再青談到,我感覺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新的形勢下有很多新的發展,對促進東北亞區域的合作,包括經濟、政治、外交、社會、人文方面,發揮的作用應該說是更大了。另外一個就是在新的形勢下,中國-東北亞博覽會面臨的環境也可以說更加復雜。第三個我覺得中國-東北亞博覽會辦會的這支隊伍,在籌辦組織各項活動當中,所作出的各方面的努力,更加難能可貴,取得的成效也更加明顯,我總結是多個“更加”。應當說,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原來是一個區域性的博覽會,但升格為國家級以后,它適應了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經濟重心東移的大趨勢。
因為現在歐美的經濟遇到了很多困難,世界經濟重心在向亞洲這個區位移動。在亞洲里面,東北亞應該說是一個起到引領的發動機作用的一個地區,所以在這樣一個地區,作為國際化的博覽會,順應了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作為參加中國-東北亞博覽會這個區域的六國,建立起這么一個高端的平臺,以經濟貿易作為基礎,同時把這幾個國家方方面面的人員聚集到一起,實際上從政治上、外交上來講,都有利于鞏固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的發展形勢。
袁再青認為,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提高展會的核心競爭力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因為,作為一個政府主導型的展會,政府資源的投入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這個基礎上致力于提高市場化的水平,提高國際化的運作能力,打造市場核心競爭力。什么是這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作為政府主導型展會,它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于他的客戶資源,包括參展商、供應商、采購商的這個資源隊伍的建立,并且不斷鞏固發展和提高質量。在這方面,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秘書處下了很大功夫。
我參觀上屆博覽會看到,展會設置了臺灣館,還有香港館,包括國內其他一些行業的機構,都來參加這個展會。博覽會不光吸引了國內的供應商和采購商,還廣泛地邀請東北亞五國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和供應商,來共同參與到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的經貿交流活動中。這樣不但增強了博覽會的市場功能,對社會人文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對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的發展前景我是非常看好的。而且我也非常期待這個博覽會在溝通中國國內包括臺港澳和東北亞五國之間的經貿交流上,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把這個展會的品牌做得更響。
袁再青強調,會展業對吉林省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領作用,它的高水平高質量有利于國內包括區域內會展業的同仁對于吉林省會展業的認識,對于它的品牌的認可;也有利于吸引世界各地包括東北亞區域國家參與到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的各項活動中來。我覺得中國-東北亞博覽會能夠辦得越來越好,包括商務部在內的國家各部委,對于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的全力支持,包括國務院批準其升格就是它發展的一個動力。
當然也包括來自東北區域內的各個省份在協辦過程當中所做的努力,也得益于吉林省有一個好的會展隊伍。這個隊伍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努力擴大國際化視野,做了許多扎實有效的工作。博覽會不能完全依賴政府資源,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的道路上繼續發展。在市場化方面更要有新的舉措,在培育采購商、供應商的隊伍方面還要加大工作力度。如果大家都非常愿意來參加這個博覽會,它的活力就能持續不斷地煥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