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活動將舉辦
國家文物局發布會現場(李政葳/攝)
記者5月11日從國家文物局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度國際博物館日的主會場活動將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博物院舉行,主題為“博物館與文化景觀”,活動期間還將公布我國博物館2015年度備案和發展情況統計信息,并配套舉辦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展覽、《夢幻契丹》數字文物展覽等多項活動。
博物館應扮演文化景觀維護的積極角色
“國際博物館日”于1977年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時間定在每年的5月18日,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社會公眾了解、關注、參與博物館有關活動。
2016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段勇表示,這一主題促使博物館對文化景觀承擔起責任,要求博物館為其文化景觀的管理和維護貢獻知識和專業技能,并扮演積極角色。博物館的首要任務是保管好博物館館區內和館區之外的遺產,博物館的天然使命是結合其周邊開放狀態的文化景觀和遺產拓寬任務領域,開展自身的活動,從而在不同程度上肩負起責任。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段勇介紹情況( 李政葳/攝)
段勇表示,博物館通過保護、保存和闡釋其圍墻內外的文化遺產,通過積極參與公共和城市政策制定,通過確定和實施相關的景觀政策,通過構建某地域及其遺產和景觀相關知識的方式,為開展尊重景觀價值的區域管理作出重要貢獻。
將配套舉辦首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
我國在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協,每年均組織紀念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活動。自2009年以來,我國采用主會場活動的方式開展博物館日宣傳活動,相繼在重慶、廣州、沈陽、南寧、濟南、南京、石家莊舉辦了主會場活動。2011年國家文物局向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報送了《關于報送開展清理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統計表的函》,將博物館日宣傳活動作為國家文物局唯一保留登記的項目予以申報備案。
了解到,2016年度博物館日由國家文物局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等單位協辦,主會場活動將設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內蒙古博物院。活動內容包括:公布我國博物館2015年度備案和發展情況統計信息;公布第十三屆(2015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項目單位并頒發證書;頒布2016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頒發2015年度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示范單位證書;頒布第一屆全國博物館學優秀學術成果獎。此外,還將配套舉辦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展覽,《夢幻契丹》數字文物展覽,數字化流動博物館展車巡展啟動等。
值得關注的是,主場活動中的“十大精品”推介活動共收到了申報項目89項,有82個項目通過審核,取得參評資格。其中,境內展覽73項、出入境展覽9項,初評評選出國家典籍博物館“甲骨文記憶展覽”等20個境內展覽項目和首都博物館“日內瓦:時光之芯——瑞士鐘表文化之源”等4個出入境展覽項目入圍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