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首個人體細胞科技展覽館開館
細胞長什么樣子?癌細胞是怎樣發展的?免疫細胞又是如何殺死癌細胞的呢?12月7日,由深圳市合一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合一康”)建設的深圳首個人體細胞科技展覽館正式面向社會開放,展館運用模型展示、影片播放和全息演示等現代高科技手段,重點展現人體細胞知識、人體細胞技術原理和細胞技術應用等科普內容,讓觀眾通過生動的畫面和通俗易懂的語言清晰了解人體生命的奧秘。據悉,該展覽館將免費向公眾開放,這里也將成為"健康深圳"的科普教育基地。
人體細胞科技展覽館位于深圳市福田保稅區的T8旅游創意園一樓,總建筑面積為2300多平方米,總投資額3000萬元。整個展館包括人體細胞科技展覽館、細胞儲存中心、細胞產品制備中心、細胞技術研發中心及細胞銀行服務中心等模塊,是專業的人體細胞儲存資源庫,也是集產、學、研與科普教育一體化的科技創新綜合體。
走進人體細胞科技展覽,可以了解生命的起源、領略干細胞的奇妙、感受免疫細胞及其抗腫瘤細胞等的奧秘。“科學館將知識性、科學性與趣味性結合起來,希望能提高公眾對人體自身的了解以及對健康的重視。”深圳合一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羅曉玲說。據了解,該科技展覽館主要開展細胞、免疫細胞和干細胞的科普教育,并免費向公眾開放,開發時間為周一——周日的上午點到晚上九點。
在互聯網信息爆炸時代,各種偽科學、反科學的謠言泛濫,老百姓對這些泛濫的信息也無所適從。“高大上”的科普內容,如何才能深入人心,并影響老百姓的健康行為呢?合一康從去年底開始籌建人體細胞科技展覽館,希望這個科普館成為以正視聽的地方,通過高科技手段向大眾進行生命科學、健康理念、預防保健、健康產業等方面的科普教育,讓大眾對健康和身體有更清晰的認識。
“該展覽館最大意義在于影響更多的普通民眾,因為科普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可以讓老百姓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深圳市細胞治療技術協會秘書長、深圳眾循精準醫學研究院副院長劉韜說。魏則西時間后,民眾對細胞治療充滿質疑,通過科普教育,可以讓老百姓能選擇正確的治療手段,不會被偽科學和虛假廣告所欺騙,同時也減輕了政府對行業規范的壓力。
展覽館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細胞銀行,包括細胞儲存中心、細胞產品制備中心、細胞技術研發中心及細胞銀行服務中心等功能區。在這所細胞銀行里,技術人員可以利用先進的細胞生物學技術,將從外周血中分離的免疫細胞儲存起來,等到需要時再進行一連串激活和擴增,再回輸到人體內去攻擊特定病原和癌變細胞,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趁著年輕,可以把自己的免疫細胞先存起來,等到年老或者生病的時候,再提取出來用于相關治療。”羅曉玲說,“60歲就可以用到40歲的細胞治療疾病或者預防衰老。”只需采集100毫升外周血液,就可儲存2億個種子細胞,世界上目前細胞儲存期可長達60年。據悉,細胞銀行目前已經累計存儲免疫細胞近2萬份,儲存時間最長的已經有4年多了,20歲以上就可以儲存免疫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