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區別歐洲與北美展會的差異
歐洲與北美是全球最發達的兩個區域,各行各業都是其他地區效仿的典范。歐洲與北美的展會風格接近,人們很容易產生混淆。那么到底他們之間的差異在哪里呢?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從展覽會數量和規模的角度比較,歐洲的展覽會明顯地具有數量多、規模大的特點。據統計,每年在歐洲舉辦的貿易展覽會約占世界總量的60%,而且歐洲展會規模巨大,參展商數量和觀眾人數眾多,絕大多數世界性“航母”級超大型和行業頂級展覽會都在歐洲舉辦。

從歷史的角度比較,歐洲的展覽會是從中世紀的“周市”發展而來。周市是指每周辦一次的集市貿易,如古羅馬的魚市、米市、油市等,都是專門為買賣雙方的交易活動作為宗旨,因而歐洲的展覽會一直具有很強的貿易性。北美展覽會始于18世紀,起源于專業協會的年度會議,展覽只作為年度會議的一項輔助活動,而且只是一種信息發布和形象性展示,展覽會的貿易成交和市場營銷功能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并不為企業所重視。
這就是為何現在仍有許多美國展覽會與專業協會年度會議合在一起同時舉辦的原因。由于北美展覽會的貿易性不及歐洲,因此貿易展覽會在歐洲企業開展市場營銷和貿易促銷中所發揮的作用大于其在北美所發揮的作用,從而導致歐美企業對展覽會的重視和利用程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據統計,歐洲企業編制市場營銷費用年度預算中,用在參加展覽方面的費用約占其總預算的50%,而美國企業用在這方面的費用只占其年度市場營銷費用預算的16.5%。
參加歐洲展覽會的參展商和參觀者經常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參展商來自世界各地,而且觀眾也同樣來自五湖四海,在那里,展會影響早已超出國界和地域的限制,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際盛事。與歐洲相比,美國雖然是世界經濟強國,但展覽會的國際性遠不及歐洲。
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國展覽會更多地是為了滿足美國各州間貿易往來的需要。在美國展覽會上,最活躍的交易是在批發商和零售商間進行,外國參展商的成交常常是小批量的,單個合同成交額一般都小于歐洲。盡管如此,由于美國市場容量巨大,美國展覽會對國外參展商的吸引力仍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