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博會落幕,會展功能如何巧轉變?
為期一個月的第九屆江蘇省園博會正式落幕,但它給人們的思考還在延續。
園博會的舉辦不僅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城市綠色空間建設,而且在展期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帶給城市一個絢麗的景點,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媒介。
在我國,由于園博會的發展時間較短,很多方面尚不完善。從以往已舉辦的園博會來看,展后往往會出現游客迅速減少,周邊居民也少有問津的現象,怎樣 推進園博會展后的功能轉變與有效利用成為各方關注的課題。
園博會展后的功能轉變利用與選址類型密切相關。選址主要分為城市核心區、城市郊區和城區邊緣三大類。選址于城市郊區的園博會,展后會持續促進完善區 域產業功能,構建區域綠色網絡,并帶動周邊地區的產業轉型。選址于城區邊緣的園博會,展后一般是通過轉變部分園博會的綠地功能,改造公交站點和展會服務建 筑等,串聯綠道以完善城市綠色網絡。
在長期的實踐中,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園博會展后的轉變與利用做了積極探索。歐洲的德國、荷蘭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鑒。2002年的荷 蘭哈勒姆梅爾國際園藝博覽會展后,臨時性的展品被拆除,其他方面也未做過多的改變,成了一個可以進行休閑娛樂等各種活動的公共綠地,由哈勒姆梅爾政府加以 管理和維護。2013年的德國漢堡國際園林展后,規劃了開通通往郊區的火車站,并部分改造成擁有各類球場的露天活動空間,繼續用可持續的設計理念改造和提 升該區域,公園成為室內和室外的活動樞紐。2010年的中國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展后,花博園區被改建為花博公園。通過對花博會三大園區的整合,利用原花博 展覽館舉辦文創、親子、多元教育、樂活等主題布展和系列活動,成為提升市民文化、藝術、科技、環保、生態等素養的日常休憩場所,并為城市中心區創造了可作 為永久展覽的開放空間。
綜上所述,為了推進園博會展后的功能轉變與有效利用,舉辦方應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選址的類型,在側重于辦會場地局部發展的同時,注重區域發展的整體性,進一步完善周邊綠地系統,使園博會與城市和諧相融,成為更加有效的城市景觀媒介。
很顯然,太湖園博會要努力實現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市場運營與社會公益相結合,將部分資源市場化運作,走產業化道路,逐步實現從會展向旅游經 營的轉變。部分資源轉變成公益資源,成為“半公益性”的載體,將原部分園博展館建成開放空間,舉辦由居民廣泛參與的系列主題活動,成為提升居民環保、科技、文藝、休閑等綜合素養的場所,充分發揮園博會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