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通過亞洲國際消費電子展大展光芒
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時代的變改,手機已經不再是亞洲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關注的焦點。經濟報道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少有公司在展臺搭建區中將手機作為展示的重點,只有華為、三星、樂視、360等公司展示了部分手機產品。

回顧2016亞洲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Asia )在上海展開帷幕,其中包括中國、芬蘭、法國、德國、印度、以色列、英國、美國等23個國家或地區、超過300家企業參加本屆展會。
此次亞洲國際消費電子展的主題為“物聯網”、“創新”和“互聯互通”,展示的產品包括3D打印、汽車技術、生活科技、電子游戲等15大類。
更值得讓大家關注的一點是樂視和360,也只是將手機作為媒介來展示其生態鏈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乏善可陳的創新,讓手機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失去了向上發展的想象空間。
這樣種種的跡象都似乎表明,在經歷了近幾年的飛速狂奔后,智能手機行業正在進入緩慢增長期。
不過可幸的是汽車、VR搶眼
在內行業的老司機一度認為,2016年將是虛擬現實的商用元年。
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副主席郭福華日前透露,可穿戴電子設備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期,全球可穿戴設備發貨量在2015年增長了164%。另外,虛擬現實也將成為另一個爆發點。有關機構預測,虛擬現實從2015年到2020的年增長率將達到59%。
此次,索尼、微軟、HTC、三星、谷歌等公司的VR產品在展會上相繼亮相,參觀者也樂此不疲地試用著各種VR設備。而去年一枝獨秀的無人駕駛和汽車科技,今年不但繼續成為關注熱點,同時也有更多的傳統汽車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參與進來。
不過,上述的各種“黑科技”何時能進入到普通用戶的生活,仍然還需等待時日。
回顧智能手機風光不再,相信大家都清楚一直以來,各大品牌會鉚足了勁,在參展期間舉辦各種發布會和產品說明會,借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然而,今年卻鮮有品牌廠商為旗下的手機業務召開發布會。
其實這樣的結果不難發現,市場競爭在加劇,智能手機行業也出現了天花板。日前,蘋果公司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曾經橫掃全球的iphone銷量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蘋果公司業績因此大幅下滑,凈利潤同比下滑22%。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最新數據也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三星、蘋果、華為占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前三。而OPPO和Vivo分別取代了聯想和小米,成為全球第四和第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小米和聯想跌出前五。該機構預測,截至3月止,聯想集團智能手機發貨量1080萬部,同比大幅下降42%,環比驟降46%。
顧偉認為,手機行業也開始了另一個新的階段,線上和線下品牌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未來在中國有規模生存的手機品牌將不會超過10家,且手機會進入品牌化時代,靠低價燒錢取勝的方式將不再行得通。